充電站冷熱不均/難盈利終結充電樁“跑馬圈地”
?充電站冷熱不均/難盈利終結充電樁“跑馬圈地”
曾經火熱的充電樁行業迎來一波倒閉潮,深圳容一電動科技解散,聚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也走上了被收購之路。記者從本市公用充電設施數據信息服務平臺e充網了解到,相比于此前大批量鋪樁的“跑馬圈地”階段,如今充電樁運營商正在向精細化運營轉型,這將有效抑制充電樁閑置浪費狀況。
有樁用不了車主干著急
記者昨天來到華聯常營購物中心B1層停車場,這里共有40根快充充電樁,由特來電公司運營,電費加服務費每度電1.96元,停車費每小時2元。記者看到,正值周末,充電樁似乎比較緊俏,幾乎所有的充電位置都滿了,既有私家車,也有共享汽車在這里補電。一旦空出一個充電位置,很快就有下一輛車開來充電。
充電APP顯示,該站點明明還有22個空閑的充電樁,但實際怎么都“滿員”了呢?仔細觀察發現,一臺充電樁配兩個槍頭,有一側的充電位置都被燃油車占領。也就是說,即使有車主手機上搜到這里有空閑電樁,開車過來了也充不了。
“我手機里下載兩個APP,e充網和國網的e充電,找充電樁基本足夠。”在車主楊先生看來,如今在北京開電動車,不擔心找不到公共充電樁,而是擔心油車占位、壞槍、不通電等問題,“有樁用不了。”
在停車位緊張的住宅區,油車占充電位置的情況更為嚴重。在朝陽大悅城附近的青年匯社區,充電APP顯示小區內部分布著多處充電樁。但記者轉了一圈發現,幾乎所有充電樁旁停的都是燃油車,還有的被共享單車包圍。
記者從e充網獲悉,北京市目前已累計建成約12.7萬個充電樁,2萬個社會公用充電樁,快慢充數量比約為6:4,六環內已經建成平均服務半徑5公里的公用充電網絡。截至2018年10月底,北京市公用充電設施中,已接入e充網平臺的充電場站4000余個,充電設施約3.5萬余根,其中社會公用充電場站1500余個。
利用率低建樁量銳減
記者走訪發現,充電樁存在著利用率“冷熱不均”的情況,不僅各個場站之間存在差異,每個場站不同時間段的使用情況也有所不同。
相比華聯常營購物中心充電位置的緊俏,富電科技華貿公寓地下三層的充電站則冷清了很多。50余個綠色充電樁整齊地排列,但充電位置絕大多數都空著,只有兩三輛汽車在充電。停車場工作人員表示,周末來充電的車輛一般都比較少。
據市城管委統計,本市公用充電樁平均每日使用時長只占6%至7%,其余大部分時間均處于閑置狀態。“單從數量上看,北京市公用充電樁的數量已經足夠。”e充網相關負責人分析,目前,北京70%的車主已經配上私人樁,大部分私家電動車主對于公共充電設施的需求停留在臨時補電需求。同時,由于網約車管理辦法的出臺,純電動運營車輛減少,也降低了公共充電樁的利用率。
在充電樁建設早期,各家充電運營商“跑馬圈地”,不管是否有充電需求,先建站再說。之前被曝出的北京蟹島度假村250多根充電樁成擺設即是一個典型案例。對于充電運營企業來說,一個充電站的總成本高達幾百萬元,依靠售電價差和充電服務費在短期內難以達到盈利的目標。
近日,北京富電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終止在新三板掛牌交易,其董事長龐雷公開回應稱,“由于擴張步伐過快,資金鏈難以匹配就會導致各種問題出現”。
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充電樁運營企業在京大量建設充電樁,每年全市新增樁數能達到7000至8000個;而2017年,這一數字幾近減半,全年新建公共充電樁為3037個。
獎勵新政抑制“僵尸樁”
日前,北京市發布《2018-2019年度北京市電動汽車社會公用充電設施運營考核獎勵實施細則的通知》。據悉,這是全國首個把“數據指標”考核作為政府資金發放依據的地方性政策。
根據這份細則,要想享受運營考核獎勵,充電運營商需接入e充網進行考核。該政策共分為日常考核獎勵和年度考核獎勵的兩部分,對公共充電站的平均充電收費標準、利用率、維護管理、互聯互通等指標進行考核。以年度考核為例,每站可獲得最高20萬元的獎勵。
“政府監管重點由建設向運營轉變。”e充網市場運營部負責人表示,新政策將大大刺激企業提高北京社會公共充電設施的運營服務能力,減少油車占位、不通電、故障樁等現象。同時從市場角度看,也間接激勵了各個充電運營企業加快充電樁建設優化布局,減少或杜絕“僵尸樁”的出現。
“目前充電行業從早期的圈地建場,變成了以供求關系為主要依托的建站策略。”e充網副總經理黃群分析認為,公交、物流、出租、分時租賃、地產商、物業、商場、停車場、企事業單位等建站需求劇增,此類場站利用率高,將是未來充電市場的主力軍。